« 上一篇

城市历史的象征-小青岛

    几乎所有的青岛人都知道,“青岛”这个名称,原来指的就是小青岛—那座耸立在前海碧波之中的白色灯塔 ,以岛上“山岩耸秀,林木蓊郁”而得名。而“青岛”这个名字的出现,就现在已发现的典籍文献来看,最早见于明代王士性的笔记《广志绎》中,后来清代的各种县志中也多有记载。所以说,“青岛”之名最早有明确记载的,是在明代的中叶,距今已有四、五百年的历史。


  在明代万历七年(1579年),即墨县令许铤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乡土,主持过《即墨县志》的编纂工作。可以说许铤是第一个全面了解青岛的人。而许县令在记载浮山所的同时,还记下了其西侧的一座小小的海岛,这就是“青岛”。 


  现在让我们来翻看一下,这《即墨县志》中《地方事宜议·海防》里记载的一些情况。有关“青岛”名称的一段记述,简洁而生动:“本县东南滨海,即中国东界,望之了无津涯,惟岛屿罗峙期间。岛之可人居者,曰青、曰福、曰管、曰白马、曰香花、曰田横、曰颜武。”这里说的“青”,即是指“青岛”,也就是现在的小青岛。在许大老爷的眼里,小小的一个“青岛”,不仅可以设防,抵御倭寇的侵扰,而且还是可供“人居”的地方。 


  需要指出的是,许铤这个时候所说的小青岛,还是浮山千户所管辖的一个可以驻军的小岛。而在这个岛的对面岸坡上,一座小小的天后宫已在这里伫立了一百多年。再往前,还可以追溯到天后宫附近山坡上初辟“青岛村”的时代。 


  据编修于1924年的《胡氏族谱》记载:“吾族相传自明永乐初年由云南迁居即墨,世居青岛之‘上庄’”,“聚族而居,五百余载”。这就是说,在天后宫还没修建的60多年前,胡氏族人就已经从云南迁居到青岛了。现信号山麓的迎宾馆一带,就是当年“青岛村”人建村的原址。胡氏族人建村之后,由于当时青岛地区只有一个小青岛可以作为地理坐标,所以就用它的名字,命名了这个村,于是“青岛村”就出现了。只是到了后来,随着村民繁衍愈众,原来的村址已不能容纳,故又分出一支搬迁到了现在的湖南路和广西路一带,称为“下青岛村”。这样,原先的“青岛村”就被称之为“上青岛村”,俗呼“上庄”。而“下青岛村”又被称之为“下庄”。 


  这就基本上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脉络,即“先有小青岛,后有青岛村,然后才有天后宫,最后才有青岛市”。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些旅游手册中,小青岛曾被特意注明为“琴岛”。也就是说,琴岛的知名度当时已不在小青岛之下。当然小青岛还有其他一些别名,如“琴岗”、“琴屿”等等,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着这个小岛始终与“琴”发生着某种关联。 


  据《琴岛诗话》记载:小青岛之所以取名“琴岛”,是因为“取其山如琴,水如弦,清风徐来,波音铮铮如琴声之故”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小青岛的山像一架古琴,大海的一条条潮线是它的琴弦,在海风的弹拨下,涛声就像美妙的琴声。此注解,既传神又恰到好处。由此,我们还体会到了小青岛的意蕴之美。 


  而在青岛的第一本“谴责体”章回小说《桃源梦》中,我们也发现了有关琴岛的描述。有人猜测,琴岛这个名字的广泛传播,很可能是由于七十多年前《桃源梦》的影响。因为一部畅销小说,往往会使书中的一些人或事物成为阅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。《桃源梦》先后印了三版,为琴岛扬名功不可没。不过,《桃源梦》也是第一个将琴岛的概念扩大为青岛全境的,凡是书中提到青岛的地方,总是以琴岛作为借代。这大概也是因为“青”和“琴”的谐音效果吧。而对胶州湾一带的大范围,书中就称之为“琴澳”。如第一回的题目就是:“失琴澳总兵受骗,修铁道报三立功。” 


  在一本叫做《海道图说》的书中,小青岛又被称做“琴头镇”,这就与琴岛之名多少不太一样了。至少,在这里琴岛变成了“琴头”。但是,据一些老青岛人回忆,胶州湾确实曾经俗呼过“琴头澳”,小青岛也叫过“琴头屿”,这些都是在德国占领时期的一些俗称。这样一来,琴岛之名很可能就是“琴头屿”的简称或缩写了。它给人的概念是,胶州湾是“琴身”,小青岛就是“琴头”,从空中俯瞰这一互相关联的形象,倒像是一把乐琴。 


 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,曾将小青岛更名为“阿克那岛”。为什么要叫“阿克那岛”呢?原来,这是一个德军上校的名字。为了激励德军拼死抢占山头,所以德国统帅部出了这样一个“坏主意”。 


  德国人占领青岛后,首先在岛上设立了两盏用以“指示停泊场”的绿色灯标,以指挥进出青岛湾的船只。当时,德国胶澳总督还规定,凡是进入胶州湾的船只,必须由海港领航员在小青岛上船,引导入港。等到1900年团岛灯塔设立以后,小青岛灯塔上的绿色灯标就被拆除了,改用了红色灯标,以警示航船触礁,所有的入港船只便不再从这里引水领航。


  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,小青岛又改名为“加藤岛”。据说“加藤”也是当时日军指挥官的名字。当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时,小青岛之名即被重新恢复,再也没有改变。 


  小青岛原是一座孤岛,不与陆地相连。海拔17米,面积0.012平方公里,距岸720米,塔高16米。岛上还生长着一种稀有植物,叫做“青岛百合”。每年春天,这种百合开得非常艳丽,吸引了许多欧洲的植物学家前来观赏。但在1941年,日军为了将小青岛用作军事目的,便在它与陆地之间,修筑了一条钢筋混凝土的长堤。从此,小青岛东侧就成了停泊日军军舰的锚地,而“青岛百合”也随着舰艇油烟的污染,逐渐绝尘而去。尤其鲜为人知的是,日军不但将小青岛用于军事锚地,而且还将小青岛的山体打通,在下面设立过军火库和潜望镜。现在,岛上仍存的轻便铁轨,就是当年日本侵略的历史见证。 


  今天的小青岛,已经成为青岛城市历史的一种标志和象征,虽说它已历尽沧桑,经受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,可在青岛人的眼里,它依然是亭亭玉立,素有“凌波仙子”之美誉。“青岛十景”之一的“琴屿飘灯”,说的就是小青岛迷人的夜景。(发布时间:2003-10-24 14:43:18 来源:中国海洋大学-8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 作者:王 铎)